七月的雨,来势凶猛,恰似天河决堤,瞬间从天倾泻而下,冲向地面,迅速在渭河上游形成洪水,夹带着泥沙和巨大的漂浮物,从甘肃滚滚而来,夹裹着沿途的山洪,袭击着陕西静谧的河川。然而,在它发狂肆虐的那一刻起,却始终有这样的一群人,日夜驻守在河堤岸边,关注着他的暴行与疯狂,锁定着他的兽性与狂野,让它在河槽里咆哮、奔腾,驯服着它平安的奔向黄河,出了潼关。
把脉渭河,水文人时刻准备迎大汛
把脉渭河,是水文人的天职。从上游的甘肃,到陕西的拓石、林家村再到魏家堡、咸阳、临潼、华县都将渭河监视在水文人的视野里。魏家堡水文站是渭河宝鸡段的最后一站,也同样肩负着“把脉河流”的神圣使命与重任。入汛以来,魏家堡水文人始终本着警钟长鸣、居安思危的思想,秣马厉兵,枕戈待旦,时刻为防大汛、测大洪而准备着。站长董强国总是在为今年的汛期在操劳着,准备着,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演习,总是以一级战备的姿态提醒大家,千万不可麻痹大意。老职工,站上的多面手、全省的技能竞赛佼佼者解宏选,坚持每天对办公电脑、视频监控系统进行重启、维护,定期对观测房的缆道测流系统、流速仪信号线路、柴气油发电机等设备设施逐一检查着,以确保测验设备在任何特殊情况下,能测得到,报得出,测得准确,报得及时,向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提供着第一手资料。
重大汛情,让魏家堡人来不得半点含糊
7月9日至13日,渭河上游甘肃段普降暴雨过程,渭河水势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面对严峻的汛情,魏家堡水文站的新老员工和设施设备能否打赢这场多年来少有的硬仗,让大家有点如履薄冰,不敢小嘘。
7月10日上午,大雨瓢泼,魏家堡水文站接到宝鸡水文局水情科“关于上游林家村库区泄洪通知”后,站长董强国第一时间同站上职工冒雨对7月3日洪水(洪峰流量1460m³/s)过后的水文测验缆道的钢索、滑轮、线路、电源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及时购买了电费、电话费和发电机燃油;下午派专人对应急手提射灯、对讲机、手持雷达枪、电子经纬仪和雷达流量计等测验设备进行充电、保养,为打赢本次测报攻坚战做好最后的准备。
11日8时起,河道水位从495.41m开始缓慢上涨,站长董强国紧急召开了站务会议,分析研判此次洪水过程可能通过魏家堡断面的大致流量(经分初步析,可能通过断面流量达3800m³/s以上),预判洪水到达本站时间。最后他神情凝重的对大家说:“这次我们很有可能会遭遇近几年来最大的一场洪水,大家一定要做好抢测洪峰的心理准备。”
各方关注,为水文测报工作夯实机了基础
汛情当前,省水文局、宝鸡水文局的明传电报、通知、电话不断传来。雨情、汛情接踵而至,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打响。尽管站长进行了战前动员与鼓舞士气,但是,作为有几个新手的魏家堡水文站职工来说,大家有点紧张起来。紧接着,宝鸡水文局的驰援小组、技术专家赶来了,省局的技术指导专家也来了,省、市的相关媒体记者也来了,站上职工的信心倍增,精神大振。
11日19时,雨越下越大,渭河水位急剧上涨,不久便轻而易举的越过了保证水位的标记位置,河水也变得浑浊起来,水面漂浮物也越来越多。董强国站长与职工解宏选断定这是洪峰到来的迹象,随即便展开了测报洪峰的工作。
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洪水,大家并没有感到惧怕,反而愈战愈勇,干劲高涨,有的操作缆道测流系统,有的记录测验数据,还有的修改报汛曲线研判水情趋势,俨然在战场上打仗一样争分夺秒,不敢懈怠。天渐渐地黑了,周围都笼罩在雨雾中,魏家堡的五层塔楼仿佛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在白茫茫的水面上显得格外耀眼。
双管齐下,两套仪器轮番作战精测复测显神威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面漂浮物越来越多,在洪水的冲击下,铅鱼不断在剧烈晃动着,为了避免水流冲力过大,漂浮物撞坏流速仪,操作人员在将铅鱼提升到水面进行施测时,又发现流速仪信号消失了,形势十分危急。此时,站在旁边的省局勘测处的高级工程师王军善稳如泰山,他鼓励操作缆道系统的水文新兵:“不要慌,加快速度提升铅鱼,然后开回来。”很快,在铅鱼返回到检修平台后,职工谢宏选立即放下手中的报汛曲线图,顾不得穿雨衣便迅速的跑到铅鱼旁边,扒去缠绕在支架和铅鱼上的杂草,爬在大雨中检查维修流速仪的信号传输线路,凭着他娴熟的技能与精湛的水平,很快排除了故障。晚上20时水位还在徒涨,此时相应水位已达到498.48m,流速仪测验方式已经无法正常进行施测了,为了不错过洪峰,站长董强国与王军善工程师紧急商讨,决定改变抢测洪峰的方法,即采用雷达流量计施测,再借用河底高程的方式得出最终流量。就这样,铅鱼在大雨的洗礼下再次驶入激流中,它如同一把巨大的利剑,同势不可挡的洪魔轮番尽情的厮杀着。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测工作,终于在21时30分成功抢测到洪峰流量,经过计算、校核最终测得4230m³/s的洪峰流量,这也是继1981年以来最大一场超保证洪水。
抢测到了洪峰后,大家都松了口气。有人感叹不可思议,居然能测到如此大的洪水,而且使用仪器实测到的;有人说自己干了一辈子水文工作,这么大的洪水还是头一回见到;还有人说到:魏家堡水文站这下立功了!此时,省局王军善自豪的说:“这套设备还是能经得住大水的考验啊!”坐在沙发一角的站长董强国,感觉如释重担。他神情坦然,看上去很疲惫。因为他已经一天一夜夜没有合眼了。也正是他那种彻夜未眠,忘我抢测洪峰的精神深深的鼓舞着站上的每一位职工。
群策群力,水文人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在这场测报超保证洪水的过程中,魏家堡水文人团结一心,知难而上,在省局、宝鸡局领导的关系帮组与强有力的支援下,他们傲视洪魔,激情鏖战,彰显了水文人“团结、求实、进取、奉献”的行业精神。他们凝聚着心血和汗水的一组组水文数据传到了局水情信息中心,传向了渭河沿线的所有防汛部门。大家废寝忘食,披星戴月测报的精神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认可,省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进行了专题报道,魏家堡水文人的事迹传遍了大街小巷,为水文人争了光,谱写了水文人的新篇章。
魏家堡水文站职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被称为防汛抗旱“耳目”的水文人的责任与担当。如今,他和许多水文人一样,依然坚守在水文测报一线,为江河的安澜继续坚守着,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奉献着。
编辑:张艳 责编:程文利 审核:王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