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水文文化 > 水文文苑
水文文苑
桃花汛

发布时间:2025-04-30     作者:秦延安   来源:水情处   点击量:540   分享到:

油菜开始泛黄,桃花淀满山涧,大河流淌得气息便丰盈了嶙峋的河床。不知是被那超凡脱俗的花色所惊艳,还是为那转瞬即逝的花期所悲戚,整个河道一改冬日的古板,利落地铺叠河床。那波动的情绪,氲氤的气息,让沉寂一冬的大河有了波澜,有了声音,有了豪迈,有了壮阔,甚至说有了气势。

我知道大河这一种气场,是冰山雪域给的,是太阳之神创造的。原本固步自封高傲地站在雪山上的冰凌,在太阳的游说与招抚下,低下了头颅,柔软了身躯。于是,便有了灿然的歌声,先是叮叮当当,如百灵鸟歌唱般悦耳,接着便如嗒嗒的马蹄声欢快起来,之后便是山崩地裂般的惊心动魄。

这是孕育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河水。那由冷到暖的渐变过程,充满了力量的角逐,一浪接一浪啃噬着冷漠的河道。就连河面上也浮动起一层水气,经了阳光的笔墨,像村庄里的袅袅炊烟,又似山涧雨后升腾起的云雾,在开合聚散中宣泄着大河的阵痛。

这是春天的第一河水。每年这个时节,随着大河上游的冰凌消融,河水开始上涨,此时恰逢两岸山桃花盛开,所以人们给予春汛一个兼具自然现象又富文学意蕴的名字——“桃花汛”。

桃花汛是从春天走来的,它不仅是季节更替的象征,更寓意着新生与希望。冰清玉洁的雪水,生生胀痛了九曲回环的河床。它让浑浊的大河在膨胀得同时,也变得倩丽起来。这是大河一年中最美的时候,虽然水体冰冷,但水色清冽,水质甘美。那浩荡的大河之水,如春潮般涌动,与散落在两岸山涧粉白的山桃花相映成趣,让人快意得禁不住要大喊一嗓子。难怪杜甫诗云:“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诗意的风景之下,暗流涌动。看似风光无限的桃花水后,却潜藏着万般凶险。《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来春桃华水盛,必羡溢,有填淤反壤之害。”所以,民间将桃花汛又称桃花劫。孕怀春天的大河如临盆般,随着阳光爬高日渐臃肿。它的分娩牵挂得人夜不能寐。作为一个守河人,每一年,我们都如伺候孕妇般精心侍奉。我们看阳光一日日地烈,我们听河风一次次地喘。就在千呼万唤之中,桃花汛终于有了身影。那水头如河鱼咂唧的嘴巴,如果不是河岸边涟漪地提醒,我根本察觉不到它的到来。河中的沙洲不知什么时候已潜入河底,河边的树也长在了水皮之上。就在我瞬间警觉时,水尺上的数字已在不断攀爬。那前扑后继的水流,迅速掀起了狂劲之势,于是原始的野性就暴露出来。它们在河道里撒泼,在堤岸上碰撞。那踉跄的步伐如醉汉,那顽皮的身形如孩童。当疯狂的河水跟约束它的山壁千万次冲撞无果之后,它们便如浩浩荡荡的军队,冲出山谷,高歌向前。

桃花汛看似凶悍,人们却不以为然,因为它既没有夏汛的狂燥,也没有秋汛的缠绵。它最多是在河里打几个滚,掀起河底,扯几缕沙去,但它不会翻过河堤,更不会去作乱。它更多的是用清灵灵的河水洗去河床一冬积淀的污垢,让大河变得光彩照人起来;用丰盈的河水去灌溉春天的庄稼,让麦子拔节果树开花。

就在桃花汛的来来去去中,人们发现,桃花汛是控制悬河的最好利器,是运输河沙的最好载体。随着大河上下的水库接力输水,桃花汛的队伍一路壮大。而那些沉睡的河道泥沙便被一一叫起,跟着桃花汛向海而去。每一年,我和同事们都如狩猎般,监视着桃花汛的举动,目送着河沙入海。我们用自己一年年的坚守,丈量着桃花汛的速度,测算着需水量与河沙载量,寻找着河与人的友好方式。

桃花汛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承载着人们对春天,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刻感悟。桃花汛后,夏天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