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水文文化 > 水文文苑
水文文苑
悠然见“南山”

发布时间:2019-01-05     作者:杨永平   来源:省局机关   点击量:2140   分享到:

南山,是西安人对秦岭西安段的俗称。

一条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长江黄河,统领着北方南方,这就是秦岭。
   秦岭有“七十二峪”,以大西安为中心,西秦岭称作“太白山”,中秦岭称作“终南山”(也称“南山”),东秦岭称作“华山”,而蛟峪仅属于秦岭中之终南山的一个峪口。
   2019年元旦节前夕,单位举办环保登山活动。100多人浩浩荡荡,驱车向蛟峪口进发。


冬至后的秦岭,远远望去,洗尽铅华褪尽色彩,但仍楚楚风韵丝丝柔情。山岭自西向东蜿蜒如龙,阡陌曲折少有人迹,南山光景殊无赖,层峰叠嶂山如黛。薄雾缭绕的山坡,沟沟叉叉的纹路恰似细致的血管,在明晰之中勾勒着线条美的意境。
   一下车,寒气迎面扑来,当吸进浓烈氧气的南山气息,令人体酥神爽,一股股冷清之风刮来,耳朵和脸有入骨般的渗冷。山脚下的狗尾巴草在向我们招手,扁担梁上的老嘎达柿树向我们问好,红红的柿子在对我们笑脸相迎。芦苇、槐树、松树排列得整整齐齐,向我们行注目礼。
    我们从蛟峪水库大坝前,沿着“Z”字形水泥路,缓缓而上。大家成群结队,拿着塑料袋,走着说着,说着捡着,捡着装着,努力地把南山里不该有的污垢尽可能多的清理。我们一边给秦岭拂去身上的赃物,一边探寻着隐藏在秦岭深处的那份静穆与淡雅。
   南山里独有的温和静谧让人无法抗拒,这里没有城市里喧嚣,没有红尘里的吵闹。有寂然的灌木,有静谧的松林,细心嗅嗅这清灵的空气中那冬季特有的淡淡草木香,总能感觉到这滋润身体与灵魂的芳香,不用捕捉,便会扑面而来,那悄悄潜入灵魂的静默,令人陶醉。


一路上,松树林立,老树参天,山林寒凉,唯心温暖。其实秦岭于我并不陌生,因为我就是秦岭南坡的商洛人。山里人对花花草草并不稀奇,但却对南山里的道教心存敬畏。因为道教里是出能人的地方,有华佗、扁鹊、张仲景等人,这些人不仅能行医,还能占卜,对八字看相、梅花易数、四柱命相,六柱风水都非常精炼。
   我看过一则新闻,说是喜马拉雅山下全是空心的,山的最深处充满了海洋,可能还会有生命。我认为极有可能,由于毛细现象,所以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因为海洋和山脉下的暗河发生虹吸,所以地心引力,星际之间的万有引力,让水无处不在。要不然,高山里面怎么会有水。我想秦岭下面也应该是空心的,秦岭之所以会流出渭河、汉江、丹江,而且源源不断,流之不竭,正是因为于此。如果根据能量守恒、物质不灭定律,秦岭里早不该流水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在想,山势隆起,是不是水的压力导致的,正所谓“柔能克刚”,如果地球上所有的凸起皆是因为地下暗河里的水的压力顶起的,那么板块学说就成了伪命题了!早年的大雁塔不是就严重倾斜了吗,原因就是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没有了地下水的顶托,地表建筑物就摇摇欲坠了,地下水其实起着最好的平衡作用,所以“水能载舟”,水更能载“山”。这就好比人体里的血液和汗液在全身运行,解刨学声称皆来自“心脏”泵送的作用,人体小宇宙如此,那么,天地大宇宙地核之内应该也有类似“心脏”的东西让地球上的水,因山而出,山,因水儿凸起。

走上一个山梁的时候,未见到道观,却看到了天池寺。寺中有佛、菩萨、罗汉等塑像,听说还有舍利子。舍利子是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功德能量结晶凝聚而成。据说舍利子能产生强大的磁场,练习气功的人靠进舍利子,能产生强大的气感,有助于打通“前三田,后三关”。
   佛法上讲究一个“缘”字。前世五百年的修炼,才能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前世一千年的煎熬,才能换来今生的一次碰面。那些和你遇见的人,前世都有扯不清的关系,爱或被爱,欠或被欠。所以今天来的所有人,应该都是同路人,都是有缘人。


我们走过一处山包的时候,天上虽然有乌头太阳,但空中却飘起了像蒲公英带绒毛一样的雪花,说有还无,看无但有,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山路上的积雪白亮白亮,前行人的脚印真切分明。
   来到一处凹陷的地方时,有一座三件土房子。房门上画着类似“符”的东西,有点像回文。土墙上挂着“修行净地请绕行”的木牌。
   我听说过终南山上有很多隐士修行的事情,隐士们身着素衣,过着非常简约的生活。有的隐士不仅吃斋念佛,还严持戒律,有的双盘静坐的功底非常高,以至于安详坐化。对于修行的人,我认为真正供养他们的东西,是思想,是精神,是灵魂,是内心的繁华似锦。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而他们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坚守,经过很长烟火琉璃的时光,用意念、意志和初心最终完成一个禅定的心。
    我低头膜拜着南山: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修行也是一种生命的体悟。生命可以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顽强;也可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博大。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
想到这些,我面对木门土房子,怀着一颗禅心,双手深深合十,默默为修行者祷告。
   在终南山的高处,手机基本没有信号。
   同事说,南山里有探险者看到的天坑,手机、GPS在其周围几乎毫无信号。南山里有诡异的仙鹤,据说会在无人的深林里说人话。周至县流传着道教的老子至今还活着,已经羽化成仙,时而飞翔、时而打坐,时而辟谷,时而吞食林中日月之精华,肉眼凡胎根本见不到,因为他老人家生活在人迹罕至的秦岭腹地;南山里有得道的隐士可以和动物、植物对话,长安一带流传,有个隐士能知人身前身后事,能懂诸葛亮的梅花易数,能和外星球人对话,能读懂异域声音;南山里有远古的金字塔,但塔体现在被风雨侵蚀的面目全非,有夜半时分不明飞行物,据说飞行物上的人通体透明。秦岭隐藏着很多神奇的力量,动物能够运用这些力量为自己导航,预测天气,甚至能够预测地震。


还有一些人,在南山里修建了很多漂亮别墅,据说仅狗舍就足足有76平米,这些人亵渎了秦岭的神圣,践踏了水源之洁净,违背了“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样的天规,殊不知天威当头,芒刺在身,花了多少雪花银,那些漂亮的别墅最终香消玉陨。大秦岭里有着各种神秘莫测力量,各种诡异事物林林总总,有许多未解之谜。据说秦岭里的暗河中还有许多新的物种存在,生命的顽强已经超过了我们的认知。
   山之俊峭在石,水之魂灵在水,景之秀美在树。而秦岭之美,美在自然,美在其雅,美在其醉,美在其韵,尤其是在冬季,美在其水墨山色。


我走在人群最后面,招呼着老同志上山,中途全体同志合影后,老同志就下山了。于是我一口气跑上山顶,追赶着走在最前面的人。
   在南山里,我心里非常之安静。我读过书,我知道有的路,是用脚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绊住脚的,往往不是荆棘和石头,而是心,所以,看起来堆满积雪的路铺展在我眼前,实际上是心扑腾在雪路上。我认为越是上山时,越是修心处,不急不徐地从容,不慌不忙地坚强。
不到三个小时,我们就抵达秦岭山顶,此时我们才真正感受到登上秦岭之巅的那份喜悦、舒坦与宜然。这傲然挺立于秦岭悬崖峭壁上迎风而舞的林涛,茫茫山林几千年是这样子,几千年之后还是这样子。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几度春秋,青山不老。悠远岁月,在山水林田湖草中滋养生灵。在繁荣与荒凉交替中,驮负着无数生息之衍,诠释着秦人秦事难以改造自然的恒定,人永远不能和天斗法,否则便如今天的雾霾一样会受到惩罚。
   同样都是登山,有的人丢失了自己,留下了垃圾;而有的人找回了秦岭,带走了垃圾。水文人秉承“因水有名、重‘文’而兴,以人为本、为水做‘文’的理念,在大秦岭里用自己的行动,“让山林无痕、让秦岭更美”,虽然我们的力量十分有限,能清理掉的垃圾也只是微乎其微,但保护大秦岭比登上秦岭之巅更有意义。
   站在南山里,沐浴着冬天凛冽的风,感受着这一方灵秀而风韵的水土,触摸秦岭大自然的魂魄。安静,才是一种归宿。人,也许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抵达灵魂最深处,才能细细体会那些错落在生命里的风景。


来到南山,我似乎懂了秦岭,但仔细一想,我还没有完全读懂她,因为,她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不但需要我一生去读她,更需要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子民们去读她,因为,她是中国的龙脉!

(注:图片从网上搜索下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辑:张艳    责编:程文利    审核:王建军